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93章 不知道《流浪地球2》里的未来科技会有多先进?(1/3)

    随着老中的春节越来越近,老中的气氛也越来越热烈。

    不过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经常翻墙的老中网友发现外网兴起了某种阴谋论。

    也就是老中的航天科技发展速度非常不合理,有点太快了!

    开始的时候老外不清楚、不知道、不理解这是为什么,所以看老中的航天科技突飞猛进有点看“克苏鲁”的感觉。

    而现在,他们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

    【这哪是克苏鲁啊,这就是外星人!】

    有了这样的“清晰认识”,他们就不再把这种情况局限在航天科技上了,而是把所有老中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都归类到了“老中获得了外星人科技”的答案里。

    当然,他们也知道老中肯定不会承认,所以才叫“阴谋论”。

    本来这事就是在那些阴谋论爱好者、UFO爱好者和外星文明爱好者群体里传播一下,其他人也没当回事,顶多就是信息归类一下再出一本《世界未解之谜》呗。

    结果老美的NASA突然掺和了进来。

    它倒是没有用官方身份说老中现在的航天科技发展就是来自外星科技,但它的一些退休员工,甚至是在职员工却以私人身份出来支持这种说法。

    甚至这里边还有级别比较高的管理层。

    而这对于那些阴谋论者来说已经足够了,这就是“官方背书”了啊!

    至于老中……

    那完全就是没反应。

    这都快过年了,谁有空跟你搞那个乱七八糟的。

    你要有本事就亲自来我这调查。

    这老美当然就不敢来的。

    毕竟它要真有本事,早就像世纪初的时候那样了。

    想打谁就打谁。

    现在嘛……

    在当地的驻军都撤退了,还搞出了人道主义事件,所以就只能有事逼逼了。

    当然,没事也逼逼。

    面对这种情况,不少人感觉老美跟一月中旬上映的那部《黑客帝国:矩阵重启》有点类似。

    这是《黑客帝国》系列的第四部。

    人们发现老美的科幻电影……似乎走到了尽头。

    现在好像只剩下炒冷饭的嫌疑了。

    这《黑客帝国》系列最初始于上世纪末九九年。

    嗯,就是那个要签署保密协议不能说的年代。

    后来新世纪零三年连出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直到今年这第四部,影迷们再次被迫回到第一部的剧情中打转。

    第一部《黑客帝国》讲述了程序员尼奥在黑客活动中发现现实世界竟然是被AI控制的虚拟世界“矩阵”。

    反抗军领袖墨菲斯坚信尼奥就是预言中的“救世主”,于是帮助他脱离矩阵,觉醒至真实世界。

    这让他惊悚的发现人类被机器囚禁,成为了生物能源。

    经过格斗训练后尼奥与矩阵特工史密斯展开激烈对抗,最终在牺牲后复活,还觉醒超能力,并以代码的视角重塑矩阵,成功击败史密斯。

    哪怕放到今天来看第一部以身体躲避子弹的特效依然震撼。

    然而《黑客帝国》的真正意义恰恰就停留在了第一部。

    因为接下来的两部电影完全是画蛇添足。

    第四部更是让人感到恶心。

    完全就是“第一部票房成功,没有续集也要硬拍续集捞钱”的典型例子。

    就像大多数好莱坞电影一样,结尾留了彩蛋,票房一好就开始拍续集,票房不理想则默默无闻。

    像《独立日》续集、《异形》续集和《侏罗纪公园》续集等,都是经典之作强行搞续集,然后依赖炒冷饭的方式再度赚取票房。

    而《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一个月前就开始在外国上映了,各国的影迷都怎么买账,不仅评分不高,票房也扑街。

    它的成本接近2亿美元,但预估总票房顶多1亿多美元,简直亏到姥姥家了。

    现在刚在老中上映,国内的票房评估也不高,顶多八千多万人民币。

    这个水平怎么说呢,跟同期上映的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差不多。

    《汪汪队立大功》的预估票房也是八千多万人民币。

    现在老美差不多就是这个情况,几十年前辉煌过,甚至站到了世界顶峰。

    但老美仿佛有点“拿一刻当永久”了,彻底沉迷了进去。

    实际上近些年已经越来越拉。

    而巧的是,连年高涨的GDP给了老美充足的信心。

    好吧,至少一部分人看了GDP数据是真有信心。

    另一部分人则已经开始想着怎么应付这个实际的“内忧”了。

    要是这个“内忧”处理不好,那之后的“外患”可就不可避免了。

    但一些见识不够的人则在欢呼。

    【去年的GDP数据出来了,老美还是第一,超过23万亿美元,老中第二,达到了18万亿美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