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了。
不过真正的大彩蛋还是来自航天方面。
毕竟作为现在老中的“航天风向标”,路云是可以参与规划老中未来航天的发展方向的。
这方面,电影里沙益介绍行星发动机的时候说月球上都用机器人3D打印,更快。
那可不是单纯的电影剧情,路云打算来真的!
要想在月球上常驻,那仅仅使用地球上运输过去的“预制模块舱”是不行的,而是要真正的在月球上建造建筑。
然而在月球上开展原位建造所面临的极端挑战可不少。
比如会有材料来源单一、无液态水、低重力条件,以及昼夜温差高达300摄氏度以上等挑战。
另外还有每年约1000次的2~3级月震、强烈的宇宙辐射、崎岖复杂的地貌与地质结构等等。
这一系列挑战都会让“月球建造”成为一项真正的“超级工程”。
上一世的二三年,北航提出了“月壤砖”概念。
月壤砖是未来可能用于月球盖房子的建筑材料,研究团队结合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实际带回来的月壤搞了两种模拟月壤BH-1和BH-2,并在模拟月表环境中利用碱激发反应制备地聚合物,揭示其硬化机理并完成地面验证。
结合3D打印技术,团队将这些材料作为“墨水”打印砖块,探索月面原位自动建造的可行性。
不过这只是造砖,到了二四年,华科大进一步推出了“月壶尊”构想。
他们通过烧结月壤风化层制砖,并由“超级泥工”机器人在月球表面自动建造。
“月壶尊”外形如竖立的蛋壳,内部分为上下两层,分别为工作区与休息区,作为月面基地的标准样式。
(网图)
同时团队还设想建设“月球玄武基地”,通过烧结出带有榫卯结构的月壤砖,融合传统砌筑工艺与3D打印技术,采用模块化预制与打印连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月面建造。
而这些还只是设想,等到了二五年才有实验室搞出了实验版本的月球“打砖”机。
那套系统利用聚焦太阳能熔化月壤,并通过太阳能驱动的3D打印工艺,将其直接转化为可用于建造的砖块,全程无需水或任何粘合剂,体现了资源原位利用的核心理念。
该系统主要由两个模块组成,也就是光学聚焦模块与成型制造模块。
其原理是通过大型抛物面镜集中太阳光,并通过光纤传导使光能在终端聚集超3000倍,产生高达1500摄氏度的高温,从而实现对月壤的熔化,最终由自动化3D打印装置成型为砖块。
另外月球的辐射防护是月球居住面临的另一大难题。
由于没有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月球表面受到的宇宙射线强度是地球表面的200倍。
所以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只要在3D打印墙体中加入月壤提炼的钛铁矿粉末,那就可以使建筑对银河宇宙射线的屏蔽效率提升至85%。
同时提高厚度也可以防御一些微小流行的碰撞。
毕竟月球没有大气层,微小流星不会在大气层内烧掉,只能直直的砸下来。
上一世的二五年才有造砖的技术原型,那是因为上一世载人登月要等到三零年左右。
而这一世路云可是瞄准了二四年载人登月的。
哪怕前期只是短期驻留,但一些东西肯定要早早准备好。
他现在恨不得时间快点,直接快进到二四年、二五年,那时候就可以看看网友们惊呆的表情了。
【不是,你真有啊!】
【所以《流浪地球2》里的那些科技都是真的?】
【那《流浪地球2》到底是科幻片还是纪录片啊?】
肯定是科幻片,毕竟太空电梯还是有点难度的,二四年、二五年可造不出来。
于是带着这样愉快的情形,时间到了除夕。
《流浪地球2》准备春节档开映,而这一次北美也会同步上映!